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自然詩學專題二
Seminar on Nature Poetry(Ⅱ) 
開課學期
101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蔡 瑜 
課號
CHIN7341 
課程識別碼
121 M609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3,4,@(10:20~) 
上課地點
中文研討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2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12NATURE_POETRY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「自然」是中國人文傳統中的重要辭語,它既指涉境界狀態,也是萬物的總名。它作為重要的思想概念始於老莊哲學,而盛行於魏晉時期,是六朝精神史的核心議題,開展的面向極為廣泛,既有橫向的義理擴展,也有縱向的觀念流變。而在傳統詩畫山.川.園.林的主題中,此概念一方面指向大自然之物,一方面則指向美感主體的感受,不論從物論或境界的角度著眼,自然概念的介入都使得山.川.園.林的展現更加幽微深邃。從而在文學史及評論史上引起重大的變革,田園、山水詩的崛起自是其嫡系,而文與道的關係、自然平淡的詩風…,也是由此延伸的議題。本課程擬以中國思想與詩學的交滲為背景,結合東西方理論方法,以魏晉至唐宋為核心,並向前後延伸,追索自然詩學的系譜。  

課程目標
建立中國自然詩發展史的整體概念,並藉由「自然」主題聯結思想與詩歌的研究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分為閱讀討論、文本討論、議題討論三個方面,選修同學必須切實閱讀指定文本,並每週撰寫心得報告、參與課堂討論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逯欽立輯校:《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》(台北:木鐸出版社,1988年)
W.顾彬(Wolfgang Kubin)著,马树德译:《中囯文人的自然观》(上海市:上海人民出版,1990)
王國瓔:《中國山水詩研究》(台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1996)。
葛曉音:《山水田園詩派研究》(瀋陽:遼寧大學出版社,1999)。
丁成泉《中國山水詩史》(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,1990)
李文初等《中國山水詩史.導論》(廣州: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,1991)
朱德發主編:《中國山水詩論稿》(濟南:山東友誼出版社,1994)
陶文鵬、韋鳳娟主編:《靈境詩心──中國古代山水詩史》,(南京:鳳凰出版社,2004)。
 
參考書目
自然
笠原仲二:《中國人の自然觀と美意識》(東京:創文社,《創文社東洋學叢書》,1982)。
青木正兒:《支那人の自然觀》,《支那文學藝術考》(東京:春秋社,1942年),頁383-455。
小尾郊一:《中國文學に現われた自然と自然觀:中世文學を中心として》(東京:岩波書店,1962)
小尾郊一著、邵毅平譯:《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:以魏晉南北朝文學為中心》(上海市:上海古籍,1989)
風景
小川環樹著、周先民譯:《風與雲──中國詩文論集》(北京;中華書局,2005)
小川環樹著;譚汝謙,陳志誠、梁國豪合譯:《論中國詩》(香港:中文大學出版社,1986)
戶倉英美《詩人たちの時空:漢賦から唐詩へ》(東京都 : 平凡社, 1988)
宇文所安著,陳引馳等譯:〈中國中世紀的終結──中唐文學文化論集(北京:三聯書店,2006)〉
〈自然景觀的解讀〉頁30-46。
詩與畫
徐復觀《中國藝術精神》(臺北:學生書局,1979年)
淺見洋二著;金程宇、岡田千穗譯:《距離與想象: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》(上海市:上海古籍,2005)
〈天開圖畫的譜系──中國詩中的風景與繪畫〉頁19-80
〈關于詩中有畫──中國的詩歌與繪畫〉頁109-136
楊玉成:〈世界像一張畫:唐五代「如畫」的觀念系譜與世界圖景〉,《東華漢學》,第三期,p.113-221。
自然與園林
王毅:《園林與中國文化》(上海人民,1990年)
侯迺慧:《詩情與幽境----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》(臺北:東大,1991年)
佛學、禪學與自然詩
蕭馳:《佛法與詩境》(北京;中華,2005年)
黃景進:〈重讀《淨土宗三經》〈畫山水序〉----試論淨土、禪觀與山水畫、山水詩〉《遊觀》(中研院文哲所,2009年)
陳允吉:〈論王維山水詩中的禪宗思想〉《唐詩中的佛教思想》(商鼎文化,1993年)
蕭麗華:《唐代詩歌與禪學》(臺北:東大,1997年)年
道家思想與自然詩
徐復觀《中國藝術精神》(臺北:學生書局,1979年)
葉維廉:《飲之太和》(臺北:時報,1980年)
中西自然詩比較研究
鄭樹森編《現象學與文學批評》(臺北:東大,1991年)
王建元:《現象學與中西雄渾觀》(臺北:東大,1988年)
葉維廉:《飲之太和》(臺北:時報,1980年)
身體、知覺、通感、氣氛
Maurice Merleau – Ponty,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, Colin Smith Trans.(New Jersey:Routledge & Kegan Paul,1962),Preface。中譯本:梅洛─龐蒂著,姜志輝譯《知覺現象學》(北京:商務印書館,2001年)
楊儒賓主編《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》(台北:巨流出版社,1993年3月)
湯浅慎一:《知覚と身体の現象學》(東京都:太陽出版,1978年3月)
石田秀實著《気流れる身体》(東京:平河出版社,1988年),中譯本,楊宇譯:《氣.流動的身體》(臺北:武陵出版社,1996年)
蔡璧名︰《身體與自然:以《黃帝內經素問》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》,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,林麗真先生指導,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,1997年。
周與沉:《身體:思想與修行》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05年。
錢鍾書〈通感〉《七綴集》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5年)
錢鍾書:《管錐編》(北京:中華書局,1999),第一冊─第三冊。
赫爾曼.施密期著,龐學銓、李張林譯《新現象學》(上海譯文出版社,1997年)
格爾諾特.伯梅著,谷心鵬、翟江月、何乏筆譯,〈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〉《當代》第188期,2003年4月。
梅洛─龐蒂著,楊大春譯:《眼與心》(北京:商務印書館,2007)
魯道夫•阿恩海姆(Rudolf Arnheim)著,滕守堯譯:《視覺思維:審美直覺心理學》(成都市:四川人民出版社,1998年)
魯道夫•阿恩海姆著,滕守堯、朱疆源譯:《藝術與視知覺》(成都:四川人民出版社,2005)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討論與口頭報告  
50% 
 
2. 
期末文字報告 
5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1  中國自然詩的發展概略
 
第2週
2/28  詩經
 
第3週
3/07  楚辭
 
第4週
3/14  漢魏 
第5週
3/21  西晉 
第6週
3/28  東晉
 
第7週
4/04  宋齊
 
第8週
4/11  梁陳 
第9週
4/18  自然與音律

 
第10週
4/25  詩與畫
 
第11週
5/02  自然與園林 
第12週
5/09  唐代 
第13週
5/16  宋代
 
第14週
5/23  元明
 
第15週
5/30  清代
 
第16週
6/06  中西自然觀的比較
 
第17週
6/13  期末報告討論1 
第18週
6/20  期末報告討論2